热敷有利于缓解慢性疼痛及炎症,包括干热敷、湿热敷,具体操作有所不同,可在医生指导下进行。
1、干热敷
可使用热水袋进行热敷。将不超过50摄氏度的热水灌入热水袋内(不要装满,2/3容量即可);排出袋内气体,拧紧盖子,并检查是否漏水;试一下温度(以不烫手为宜)后,用毛巾裹好,将其放在需要热敷的部位。水壶、盐水瓶可代替热水袋。
2、湿热敷
将毛巾置于40-50摄氏度的热水中浸透,然后取出毛巾,拧去多余的水分,并在热毛巾外加盖一层干毛巾,以保持热度,之后将其放在需热敷的部位上。最好交替使用两块毛巾,每3-5分钟更换一次,每次热敷时间以15-20分钟为宜,每天可进行3-4次。此外,热水坐浴也是一种热敷法,每次坐浴约20分钟,有减轻肛门和外生殖器炎症的作用。
热敷可使肌肉松弛、血管扩张,具有消炎、消肿、减轻疼痛的作用。需要注意的是,在热敷时防止烫伤皮肤;昏迷、瘫疾患者和婴幼儿使用时,必须随时观察局部皮肤的变化,如见发红、起水疱,应立即停止热敷;老年人因皮肤感觉不灵敏,更要防止发生烫伤。
上一条:没有啦!
下一条:热敷是什么意思? |
返回列表 |